意接受欧洲是一个妥协的地方

Discuss hot database and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ogether.
Post Reply
Bappy10
Posts: 382
Joined: Sun Dec 22, 2024 3:32 am

意接受欧洲是一个妥协的地方

Post by Bappy10 »

随着大选进入最后阶段,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重大悖论值得关注。一方面,人人都说“欧洲”是一个重要议题,我们必须就此展开辩论;但另一方面,似乎从未有人真正展开过这样的辩论。

这并非新现象。事实上,除了2001年的竞选活动——当时威廉·黑格告诉我们,这将是拯救英镑的最后一次机会(结果他很快就输了)——很难想象过去40年里还有哪一次选举中,这种现象发挥了什么真正的作用。

相反,目前的辩论焦点在于英国是否留在欧盟的全民公投。吉米·戈德史密斯领导的全民公投党在1997年推动其竞争对手承诺就加入欧元区举行全民公投,英国独立党(在保守党后座议员的大力支持和怂恿下)也促使各党派在欧盟权力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举行全民公投。

但这不是一场关于欧盟的辩论,而是一场关于是否以及何时举行公投的辩论。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竞选中关于欧盟的讨论集中在我们能多大程度上相信各党派会履行其公投承诺。英国独立党称保守党将避免公投(就像他们对《里斯本条约》所做的那样);保守党则称工党暗示不会进行条约改革,这是在做空头支票;苏格兰民族党则将公投与苏格兰独立挂钩;等等。

目前缺少的是关于欧盟(非)成员国身份真正意味着什么的辩论,也没有关于欧盟对该国有何意义的讨论。

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点。

首先,公投问题至关重要,亟待关注。当然,这样的投票很重要,但正如托尼·布莱尔在竞选期间就此问题发表的或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仅仅因为它重要,并不意味着它是明智的。公投讨论带来的不确定性本身就具有后果,不难发现,其他成员国也在犹豫,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接纳一个可能在几年后就退出欧盟的国家。

换句话说,全民公投辩论不应该取代“欧洲”辩论。

第二种观点源于此,即认为没有“欧洲”辩论是因为没有人对欧盟有任何真正的想法。粗略回顾过去五年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联合政府未能制定出任何重要的欧洲战略。相反,戴维·卡梅伦在政党管理和联盟管理之间徘徊,丝毫没有考虑积极的议程。工党也好不到哪里去,对那些可能给政府带来政党政治损害的欧盟问题采取了投机取巧的态度。就连英国独立党也难以解释欧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需要英国脱欧。

媒体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缺乏知识参与的现象,他们竭力寻找一种除了“支持”/“反对”或“好”/“坏”之外的其他方式来描述欧洲政治。由于公众对欧洲政治缺乏兴趣,加之政界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媒体的报道往往粗略且哗众取宠。因此,去年让-克洛 泰国电报手机号码列表 德·容克被任命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才引起轩然大波:无论是媒体还是卡梅伦,都无法将他描绘成一个执意要打造欧洲超级大国的人,而实际上,他的行动空间受到了严重限制。

这是缺乏真正辩论的最后一个原因:人们不愿

在英国的政治体系中,多数主义观点盛行:赢得选举,组建政府,然后随心所欲。但欧盟并非如此。欧洲选举并非产生欧洲政府——正如容克案例所示——而是不断变化的谈判格局中的另一个因素。如果你能接受欧盟的成立是为了加剧法德之间的冲突,那么将欧盟视为权力分散的一种形式的观点也应该不难接受。

但这是一个很难让人接受的信息。我们无法就欧洲事务做出任何明确的承诺,因为这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成员国必须相互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合作,找到共识解决方案。

然而,并非一切都已失去。这场选举似乎将前所未有地凸显两党政治的终结,英国政坛和政客们也迎来了变革的机会。如果联盟政治成为新常态——尤其是如果选举改革得以实施——那么妥协与共识的理念将更加盛行。如此一来,我们或许终于可以开始关于欧盟及其英国在其中的角色的辩论了,而这场辩论我们早已错过了。

特色图片:布鲁塞尔的欧盟旗帜。© Jorisvo via iStock。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