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 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的长期效果:SMART-CHOICE 临床试验的 3 年随访。
尽管在接受最短时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 后,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出血风险的可靠方法,但缺乏比较 PCI 患者 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与延长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临床结果的数据。PCI
术后 3 个月 DAPT 后,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确认。
SMART-CHOICE(智能血管成形术研究组: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患者中P2Y12拮抗剂单药治疗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比较)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非劣效性、随机临床试验,纳入了2014年至2017年在韩国33家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临床随访延长至3年,并于2020年完成。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3个月双联抗血 店铺 小板治疗后的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主要终点是3年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
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终点的组成部分:出血学术研究联盟 (BARC) 2-5 型出血和严重出血(BARC 3-5 型)。
共计 2,993 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 PCI 术后 3 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接受 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1,495 例 [50%];平均年龄 64.6 岁;1,087 例男性 [72.7%])或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498 例 [50%];平均年龄 64.6 岁;1,111 例男性 [74.2%])。
3 年后,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组有 87 例(6.3%)患者发生主要终点,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有 83 例(6.1%)患者发生主要终点(风险比 [HR],1.06;P = 0.69)。
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BARC 2-5 型:112 [3.2%] vs 44 [8.2%];HR,0.39;P < .001)和大出血风险(BARC 3-5 型;17 [1.2%] vs 31 [2.4%];HR,0.56;P = .048)。3
个月至 3 年之间的基线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显示出一致的结果。
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并完成 3 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P2Y12 抑制剂单药治疗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临床相关大出血风险较低。
尽管两组 3 年缺血性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当,但由于事件数量和样本量有限,应谨慎解读这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