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部门面临着各种发展和变化。这包括引入可变电价作为对客户的激励、为更快更换供应商做好准备、降低工业电价的措施以及扩大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重点是法律举措,例如计划制定的《2030年能源转型数字化法》,旨在加速智能测量系统的引入。这些发展说明了适应电力行业当前挑战和目标的必要性,下文将详细介绍。
这三个驱动因素对能源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能源世界正在由三种关键力量塑造:脱碳、去中心化和数字化。这些趋势不仅影响我们产生能源的方式,还影响我们使用和分配能源的方式。
脱碳
气候变化的加剧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使脱碳成为德国政治乃至能源行业的核心关注点。寻找低碳和零排放的能源解决方案已成为一个驱动因素。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崛起,同时电动汽车也在加速发展。
权力下放
德国电力行业正在经历范式转变。此前,所需能源是从大型 at&t 电子邮件列表 发电厂集中输送,并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通过各级网络输送给消费者。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扩张,系统正在向分散式发电转变,90%的可再生能源被输入配电网络。
数字化
数字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能源领域。虚拟发电厂、智能电网、智能计量系统和物联网应用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生产、分配和使用能源的方式。对数字解决方案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范围从精确监控和高效控制到能源过程的优化。如果能源部门没有全面数字化,就不可能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发电。
整个价值链受到影响
电力行业的价值创造阶段从各种能源发电、输配电到交易和销售,最终将电力输送给终端消费者。下图概述了各个价值链阶段的颠覆性趋势。
价值链上的颠覆性趋势
家庭客户的可变电价
在不断变化的能源行业中,电力供应商扩大电价格局有了新的动力。 《能源工业法》(EnWG) 第 41a 条规定,电力供应商必须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激励措施,以节省能源或控制能源消耗。但这还不是全部:重点是为节约能源或节约使用能源提供激励的关税。负载变量或与一天中的时间相关的关税在这里尤其受到关注。这些关税不仅应该在技术上可行,而且具有经济意义。目的是激励消费者意识到自己的能源消耗,同时提高能源效率。但前提是终端消费者拥有智能测量系统。由于智能电表的推出延迟,目前情况尚未全面出现。动态电价旨在通过财政激励措施,使家庭客户缺乏弹性的电力需求变得更加灵活。
法律要求年底向超过 10 万终端消费者供电的大型电力供应商必须提供此类动态电价并提供相关信息。自2025年1月1日起,该规定将适用于所有电力供应商。
24小时内准备更换供应商
最迟从2026年1月1日起,联邦网络局(BNetzA)将要求更换电力供应商的技术流程必须能够在工作日24小时内实施。目前,更换供应商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周。该草案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这一要求将导致供应商、计量点运营商和配电网运营商的IT系统进行广泛调整。此外,对向客户供电的业务流程(GPKE)和改变计量流程(WiM)也进行了深刻的调整,这些调整必须由各自的参与者实施。因此,建议尽早为此要求准备必要的系统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