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网络武器的背景下引发了两个问题

Discuss hot database and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ogether.
Post Reply
pappu6327
Posts: 250
Joined: Thu Dec 26, 2024 4:54 am

这在网络武器的背景下引发了两个问题

Post by pappu6327 »

与地理范围相关的问题是,根据大规模征兵制度,对俄罗斯本土进行网络攻击是否合理。原则上,此类攻击不合理,因为大规模征兵的传统和历史原理是通过在前线与入侵部队对抗来阻止其推进。但为了让网络大规模征兵制度阻止入侵(考虑到网络的互联性),攻击可能需要针对前线的网络基础设施 - 例如指挥和控制系统 - 以及本土,如果这些基础设施用于协调入侵。此外,即使网络基础设施在前线受到攻击,也可能对本土产生连锁反应。话虽如此,对白俄罗斯基础设施的攻击是不允许的。即使白俄罗斯参与了入侵,其协助甚至可能使其成为共同交战国,但它并没有入侵乌克兰。

第四个条件是参与者应公开携带武器。首先,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攻击敌人是否可以成为大规模征兵的“武器”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武器可以是任何造成有害影响的工具(国际法院,《核武器》,第 39 段)。其次,网络武器可以“公开”携带吗?根据 2020 年《日内瓦第三公约评注》(第 1067 段),其中引用了对第 4(A)(2)(c) 条的评注(第 1021-1023 段),“公开”意味着战斗人员不得在袭击期间或准备袭击期间隐藏武器以假装平民身份(另见Dinstein ,第 54 页)。然而,大规模征兵和民兵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民兵应满足更严格的标准,以将其与平民区分开来,并被认定为与大规模征兵参与者相比的战斗人员。因此,大规模征兵中的“公开”应该意味着明显,正如1960 年评论所述,因为这是区分其参与者和受保护平民的主要(也许是唯一)方式。很难说如何满足网络武器方 冰岛 WhatsApp 号码 面的这一标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可以明显携带,但恶意软件则不行,除非假定它们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的一部分。即便如此,考虑到大多数平民都拥有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这是否足以将大规模征兵参与者与平民区分开来?但即使“公开”意味着不应隐藏武器,也很难看出它如何适用于网络武器。

第五个条件是,大规模征兵的参与者必须尊重战争法规和惯例。《日内瓦第三公约》2020 年评注再次提到第 4(A)(2)(d) 条(第 1068 和 1024-1028 段),其中提到民兵应按照战争法规和惯例开展行动。然而,日内瓦第三公约第 4(A)(6) 条并未提及“行动”。军事行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攻击,也包括其他行为。这也是一个需要一定组织水平的作战概念。如果考虑到大规模征兵的非组织性质以及其旨在阻止正在进行的入侵的目的,这一条件应被解释为具体指攻击(《第一附加议定书》第 49 条),而不是一般指行动,如果参与者的网络攻击造成死亡、伤害或破坏,则将满足这一条件。因此,如果他们的攻击针对军事目标,他们将满足这一条件。至于所报道的 IT 军队成员发起的网络攻击,迄今为止,这些攻击似乎还未达到国际人道法规定的攻击门槛——例如,DDoS 攻击和政府网站破坏不会造成死亡、伤害或破坏。此外,如果公布的目标清单有任何意义,那么它包括银行和企业等民用物体,攻击它们将违反这一条件,除非这些物体具有双重用途,并且在受到攻击时满足相关要求。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攻击它们如何能够阻止或击退入侵还不清楚。此外,即使我们接受战争支持物体是合法目标的观点(例如为战争提供资金的银行),大规模征兵行动的狭窄窗口期也不能成为此类攻击的正当理由。
Post Reply